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沉迷于孩子们单纯美好,充满快乐和欢声笑语的世界,沉醉于孩子们明亮清澈,充满好奇和智慧的双眸,惊羡于孩子们天马行空,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思想......愿和孩子们一起在画画的路上享受原本就属于孩子的简单的快乐...... 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,请通知桃子,并注明出处!谢谢!有需要请和15802742788联系。

【2012秋】小学F1班-6、7《手》《咔嚓》教学反思  

2012-11-09 09:26:23|  分类: 小学F组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 执教老师:颖子老师

 

 

    第六课的《手》和第七课的《咔嚓》有个承接关系,手是为后一课自拍做准备的。在第六课里,我们先解决了手的表现问题,这次课我非常满意,我们一起来看看:

2012年11月09日 - 童画童心 - 2012年11月09日 - 童画童心 -

 2012年11月09日 - 童画童心 - 2012年11月09日 - 童画童心 -

 2012年11月09日 - 童画童心 -

各位肯定都看到了,孩子们的手画的都很好,无论是手的结构、动作,还是比例关系,遮挡关系。。。都表现的很到位!

其实这堂课很简单,在讲完知识点后,就反复强调了一句话:看到什么画什么。

“看到什么画什么”

我们上一次讨论的是欣赏问题,讲怎么看画,这一次,我们来讲讲怎么画。就课论课吧:无论是手还是人物,都只是绘画的素材,我们不是想孩子在两个小时里学一只手怎么画,人怎么画。。。。。。这些都不是我们的目的,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一套方法怎么去画,用这套方法,孩子可以创找出更多的东西。

绘画离不开眼睛,有人会说创作可以想象。。。所谓的创作,里面的素材和元素都是来源于现实的,现实它在你的眼里。我们常说艺术家有颗敏感的心,他们对现实的细微末节敏感,那是因为他们有双发现的眼睛。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的其实就是观察的方法。

“看到什么画什么”,是观察方法的一种。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锻炼而且可以掌握的一种方法。

我们不会直接告诉孩子,因为手的这边有个骨点,所以我们画的时候应该这样。。。。。。而是引导孩子观察,看不到的地方可以摸一摸,用手用眼用一切感官去理解,多观察、多感受。我直接的告知是理论,人的成长有了理论在前,也许会事半功倍,但是,在艺术的世界里,需要自己的敏感。多犯错,多尝试,一边看一边画,哦,看到这里有个骨点,硬硬的,画深点吧。。。。。。

孩子自己亲身体验了,管他是美好的体验,还是错误的尝试,这些体验越来越多,会自然而然的升华成,我们要告诉他的理论。他自己感受来的东西不比我们耳提面命的效果要来得好的多!

“看到什么画什么”,就是这样一种观察方法,观察的过程越仔细,看到的东西越多,时间久了,这些都会是你的观察经验,最终会成为自己的观察方法。

以画论画,这堂课很满意关键是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很认真,观察的很仔细,必然的,手会画的很好。

这是值得表扬的部分,也有值得注意的部分。在第七次课时,我的感受是吵,材料乱放,这说明我们班常规没有建立好。常规没有建立好,课堂就会乱,画面相对前几次就会差强人意。一个松紧有致的课堂环境尤为重要。无规矩无方圆,松的时候可以畅所欲言,但是我只听举手发言的。。。。。。不仅要能画,还要养成好的绘画习惯。我会在今后的课程中反复强调常规,努力建立好班上的纪律,营造轻松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,希望孩子们和我一起努力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6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