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教老师:芹芹老师
教学目标:
1. 引导孩子们观察秋天的树,了解四季的变化,制作树干和树枝
2. 剪贴树叶,机能练习
教学重点:用卡纸卷纸筒制作树干,树叶的剪贴,画剪贴的综合运用
教学难点:情境的创设,树枝的制作
课堂回顾:
我们的教室有一个非常大的飘窗,孩子们可以很轻松的看到窗外的景色,上课一开始,就问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?有说秋天的有说冬天的,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冷,开始七嘴八舌的说开了....把孩子召集到飘窗边,那么现在的树跟夏天有什么不同吗?孩子们跟着我的一边看一边说,然后在一个一个的问题中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思考四季的变化,了解树叶变黄的奥秘....
昨天芹芹老师跟很多小朋友去爬山了,山上有很多很多的树,我们正在捡树叶玩,忽然有一颗小树就跟我说话了:芹芹老师,芹芹老师,小朋友都穿了五颜六色的花衣服,我觉得的我的树干不漂亮,我也想穿花衣服。大家快看看外面的树干是什么颜色?你们觉得好不好看?小朋友说黑黑的不好看,呵呵,那我们今天就给小树穿花衣,做一颗五彩缤纷的树吧!
看看孩子们表现吧:
课前小插曲:上课前笑语嫣然正在教室里涂鸦,见我要组织上课了,妈妈就跟两个小家伙说再见,笑语说要妈妈陪,然后回头做自己的,过了一会儿发现妈妈离开后就哭了,要找妈妈,孩子的行为和情绪是会互相影响和传染的,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,我请助教影子老师先带出去安抚一下,后来动手的时候,小家伙自己跑进来加入。
整体课堂点评及课后反思:
这个班的孩子比较小,所以除了引导孩子们感悟四季的变化,让孩子们知道树叶变黄的秘密,还创设了小情境,灰灰的树皮不好看,那我们就给树穿花衣吧。孩子们的作品非常棒,每个孩子的小树都被孩子们打扮的五彩缤纷。自己动手的时候孩子们很专注,有时候我需要讲解的时候,孩子们甚至都不愿意停下手上的功夫来看我。整个课堂下来,感觉孩子是自由轻松快乐的,但从我的感受来看会有一点散漫无序,比如:
A现象:课前特意提醒了孩子去上厕所喝水,有的孩子没去,可是五分钟后又提出要上厕所
B现象:课堂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讲解,需要孩子注意到我这里来,孩子们的反应缓慢拖沓
这些问题之前也出现过,但是这节课表现的特别明显,所以从下课我就开始思考原因,是孩子太小太萌,还是我需要他们注意到我这里的时候讲的不够有趣?或者是常规的问题?可是我讲了常规的啊....
为了避免我自己的主观性,周三把问题跟其他老师进行了谈论,助教影子、菲菲老师、桃子老师都给出了中肯的意见,大家都说到了课堂常规建立的问题,为什么我明明说了常规却又出现这样的问题呢?经过客观仔细的回忆课堂的点滴,发现确实这些问题确实是课堂常规没有建立好造成的。
A现象形成原因:课前没有明确跟孩子讲清楚,现在上厕所喝水的时间,等一下老师讲课的时候就不能去了,要去就要等老师这一点讲完之后才可以。孩子说要上厕所的时候,担心孩子憋着直接让孩子去了,结果给孩子的印象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去,虽然之前建立了上厕所的时间和常规,但却形同虚设了,其他的孩子发现后也会跟风,甚至有时候并不是真的想上厕所,于是就会影响课堂的进程
B现象的原因: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不想停下来是很正常的,虽然也讲了数到五就看过来,有的看过来了,有的没看过来,因为怕没看过来的孩子没听到内容后面会不知道,所以会等慢的孩子,于是孩子知道老师会等,所以都拖沓。没有让孩子体验到快与慢不同反应所带来的后果,课堂规则不清晰,或者规则清晰但却没有坚定的执行
反思及对策:经过认真反复客观的反思,我得承认课堂的无序是因为我的不忍心“娇纵”出来的,孩子出了问题,不忍心说孩子,怕伤害孩子,于是就会退步,结果老师一退步,建立的常规就成空话了,结果上课就会感觉无序。另外孩子们的行为是根据我们家长或老师的行为来反应的,我们觉得孩子黏或依赖我们,是不是我们也黏了孩子;我们觉得孩子娇气,是不是因为我们把他们看得娇气了,他们才变的娇气;我们觉得孩子萌,是不是因为我们在心里觉得他萌了,而以萌的方式对待他了,所以他才更萌。因为我们对孩子的看法不客观,所以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不客观,这一点也引起了我的深思。我希望孩子们在这里的是自由快乐的,但我也希望孩子们能在有序的课堂里享受自由快乐,希望除了教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外,更能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品格(尊重他人、关心他人、敢于承担责任、乐于奉献、愿意合作…),后续的课堂中要跟孩子们一起制定规则,同时和善而坚定的执行,让孩子们体验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所带来的后果,希望能慢慢改善这些问题。说到容易,但做起来肯定没有那么容易,我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希望爸爸妈妈和我一块坚持!
评论